在学生心中撒下科学的种子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www.anbotiyu.com

在学生心中撒下科学的种子

2024-04-19 www.anbotiyu.com

  “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净水系统科学套装,它可以把脏的水变成干净的水……”近日,在兵团三师五十三团中学教室里,教师正带领学生们一起参与净水科学小实验。学生们通过示意图放置过滤纱布、净化石、瓷沙、活性炭、石英砂等材料,组装净水过滤装置,直观体验“污水变清水”的过程。

  三年级学生木尼孜热·莫合坦尔和记者说:“学校开设科学选修课程,让我有机会亲手制作科学模型,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

  近年来,五十三团中学深入学习贯彻习提出的“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地推进科学教育课程整合,强化基础科学知识,在校本讲义教材编写中引入大量的生活实例,让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开设各类科学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利用数字设备和多媒体资源,使课堂教学更生动、直观。还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水平,促进教学质量不断的提高。教师们通过制作微课程、组织线上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参加学习了2023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科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教师张玉麟说,“此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和实践,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科创社团里,教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解如何让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过可移动的身体结构、马达装置、传感器系统、电源及控制所有要素的计算机“大脑”跳舞。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激发创新思维和探索兴趣,这些科技的应用,不仅开拓了他们的视野,还激发了对创造和发明的兴趣。

  2022年7月,五十三团中学科普馆正式开馆,并成立科创社团。馆内基础科普教学区融入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通过沉浸式体验,将数学、物理、化学、航空、编程等抽象生涩的基础知识,用场景表达出来;创客空间教学区,通过动手操作、协同探究、项目合作等多种创新学习方式,开展移动学习、VR虚拟现实、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实践应用研究,以创新教育学生的方式推动课程教学体系有效变革。

  科创社团负责人刘晓君说:“科创社团通过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社团活动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实验中激发好奇心,提高科学核心素养。同时,号召热爱科学、喜欢科学、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加入科创社团,为社团添活力、增动力。”

  五十三团中学从学生成长需求方面出发,聚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坚持科学教育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构建极具学校特色的“1+X”科学育人模式,即一个校园科技馆、若干科技兴趣社团和形式多样的科学主题活动。通过课堂活动、主题日活动、科创社团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科学精神。

  自2009年开始,五十三团中学参与全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开启学校科学技术创新工作,至今已有15年。在这15年的探索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获得科学技术创新大赛奖项全国奖、兵团奖和师级奖共计160余项,参与人次达1500余人。科技社团成员在兵团各项科学技术创新大赛中表现优秀,多次获奖;科学技术创新大赛辅导教师多次获得“兵团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航模社团成员在师级比赛中获得骄人成绩,航模教练员教师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五十三团中学位列其中。“很荣幸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名单。”五十三团中学副校长王芳说,“我们将充分的利用师级本土资源和广东援疆资源,开展更多科技活动,在学生心中撒下科学的种子,涵养科技报国情怀。”

友情链接:

底部logo